前金管局總裁、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重新發表每周《觀點》文章,他昨日在文章中指,過去十年來,政府「守財奴」政策是拖着本港經濟後腿,雖然有大量盈餘,但穩健有餘,進取不足,已不合時宜。大家有需要重新深入理解公共財政管理原則,包括不應將政府開支,限制在本地生產總值兩成。他表示,港人強烈希望政府能投資未來,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,認為政府在有需要時可透過擴張性的財政預算以加快經濟增長,甚至赤字預算也是可以探討的選項。
任志剛在文章一開首就指,《基本法》第107條提出,財政預算應力求收支平衡、避免赤字,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。但他指,《基本法》第107條並非規定,政府每年都達至平衡預算,合理的做法應是在一個經濟周期中達至收支平衡,所以政府應要作出最佳的經濟周期性預判。
責「守財奴」政策拖經濟後腿
他指出,過去本港「以量入為出為原則」或「避免赤字」等作為非常重要的要求,但並沒引起社會及學界的廣泛爭議。原因可能是大家覺得只要香港沒有出現財赤,港府便算是恪守了《基本法》第107條。事實上,過去十年香港一直錄得龐大財政盈餘,卻並未惹起市民大眾關注,只批評財政司司長「估錯數」或是「守財奴」的微言。
任志剛認為,《基本法》第107條的內容其實是非常值得社會各界關注,需要提出的問題包括:特區政府有否符合有關規定和有否好好利用《基本法》第107條的框架內容,推動大眾利益?事實上,香港在過去十年經歷有史以來偏低的經濟增長,相信香港人都強烈希望政府能投資未來,為香港的經濟注入新動力。但過去十年,政府一直採取「守財奴」政策,導致大量盈餘出現,拖着經濟後腿,可說是穩健有餘,進取不足,亦不合時宜。
指基本法無規定需「年年平衡」
事實上,過去十年間,大部分預算案均由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制訂,在2014年的預算案中,曾俊華更接納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建議,認為維持公共開支在本地生產總值20%是適當水平。亦由此導致政府財政盈餘創新高,目前政府財政儲備約9,300多億元,連同存放於外匯基金內預留作房屋儲備金、而沒有收取的投資收入,實際儲備超過1萬億元,代表政府未來在未來兩年即使一點收入都沒有,也可以維持運作。
任志剛昨日表明不認同維持公共開支在本地生產總值20%是適當水平有關說法,直指這對《基本法》的解釋並不正確。他回憶稱,他在70年代中,就協助歷任財政司預備預算案,更在起草《基本法》第107條條文時,表達過自己的意見。任志剛認為《基本法》只是要求財政預算,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互相適應,但有關條文經常被人忽略和誤解。
他認為,從來沒有規定要特區政府每年都達至沒有赤字的平衡預算,亦沒有禁止逆周期的財政赤字,例如要暫用赤字預算去積極投資香港未來,提高生產力等,將經濟增長和政府收入帶上新台階,以便在人口老化時,仍能達至未來財政收支平衡。他又指,透過擴張性的財政預算以加快經濟增長,不論是作為逆周期的措施,或是應對低於正常增長的結構性問題的安排,都可以優先考慮那些具有較高乘數效應及提升生產力作用的項目。
倘經濟增速慢 可作赤字預算
任志剛指,有些人或會提出,香港作為一個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,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宏調經濟,效用會低於其他不及香港外向的經濟體。他認為,倘憂慮經常性開支會增長過大,亦可以優先考慮那些經常性開支影響較低的項目。
按他理解,財政預算與經濟表現兩者之間存在「量與速」的分別,關鍵在於「相適應」而非「同步」,情況好像駕駛汽車︰當汽車行得太慢,便需要「踩油」;當汽車行得太快,便需要「收油」。換句話說,當經濟增長速度太慢,便需要增加政府開支、減稅和作出赤字預算;而當經濟增長速度太快,便可以用相反的財政政策控制減速。任志剛又表明,對新任政府的財政新哲學中有關「把握機遇、投資未來」的願景非常鼓舞。
© 2017, 免責聲明:*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,如有侵權,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@uscommercenews.com *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,不代表本網立場。評論不可涉及非法、粗俗、猥褻、歧視,或令人反感的內容,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。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