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鬱症的中西醫治療

近日,一位患有抑鬱症的病人來看中醫,她向筆者表示自己已經看了西醫,確診患上抑鬱症,已經吃了半年藥,情緒已經沒有從前般低落,但仍然經常睡不好,朝早起來都會感到疲累,希望中醫可以幫到她。然而,她疑惑到底中西藥可否一起吃。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問題,到底應該何時看中醫,何時看西醫,其實不同醫生或醫師都可能有不同見解,而我的想法呢?最後都會分享一下,現在先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西醫與中醫分別如何看待抑鬱症這個病。

我們平時知道抑鬱症主要的症狀就是不開心,但每個人都一定會有不開心的時候,到底不開心多久,又或者要多麼不開心才算抑鬱呢?

抑鬱症的西醫診斷
根據2013年美國精神科學會《診斷及統計手冊》第五版,抑鬱症的診斷標準有以下三項, 首先最少連續兩星期出現以下9 個病徵中的5 個或以上(包括至少第1及2項),而這些病徵是與以往狀態不同的:

1. 情緒低落幾乎每天大部分時間存在,可以是主觀感受(如悲傷、空虛、絕望) 或由其他人觀察到(如流淚)。
2. 幾乎每天大部分時間對所有活動缺乏興趣或不感愉快。
3. 食慾或體重顯著下降或增加(即1 個月內體重變化達5%)。
4. 差不多每天失眠或嗜睡。
5. 差不多每天行動或說話比平時遲滯或激動(可由其他人察覺到的)。
6. 差不多每天都感到疲累或失去動力。
7. 差不多每天都覺得自我價值低或有過分的罪疚感。
8. 差不多每天思考或注意力集中能力減退或難以做決定(可以是主觀感受,也可以由其他人觀察到)。
9. 反覆想到死亡、重複出現無特別計劃的自殺念頭,或已曾嘗試自殺或有實行自殺的計劃。

第二,以上症狀對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困擾, 或對工作、學業、社交或家庭關係等形成重大負面影響。第三,發作並非因為某種物質的生理作用或其他醫學情況所致,若符合以上第一至第三項者可診斷為抑鬱症。

據統計,本港已有超過三十萬人曾患上抑鬱症。但筆者估計實際人數應該更多,因為筆者觀察到香港人普遍都未能接受自己有這個病, 好多時都害怕別人對自己的看法;而世界不同地區的抑鬱症發病率為10至20%,如果將香港700萬人的10%計,香港已有70萬人患有抑鬱症,所以筆者相信還有很多未被發現的抑鬱症患者存在。其實,世衛估計到了2020年,抑鬱症會成為全球疾病排行榜的第二位,發病率僅次於心臟病。其實很多人都有此疾病,另外, 希望我們都可以平常心對待一般抑鬱症患者, 令他們不要如此害怕被人知道。

抑鬱症的西醫病因
遺傳:直系親屬患抑鬱症的機會約為其他人2至3倍。
環境:如喪親、失戀、失業等因素半年內可高6倍機會患上抑鬱。
心理:性格及思維上的偏執及認知上的扭曲,如過分執着、自卑、容易自責、過分憂慮等可增加抑鬱的風險。
生理:當生病時如甲狀腺功能低下、柏金遜症、中風等均可增加抑鬱的風險。

抑鬱症的西醫治療
一、藥物醫生處方的藥物一般有兩種——抗抑鬱藥: 用以增加腦部缺少了的某些化學物質,包括血清素攝取抑制劑、腎上腺素攝取抑制劑和混合腎上腺素及受巴胺攝取抑制劑等;鎮靜劑:透過放鬆中樞神經而使人放鬆,減低焦慮的作用。

二、心理治療現時,本港較常用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兩種: 一、認知行為心理治療法。主要透過了解病人的思想、行為及情緒如何影響着他們日常生活,繼而嘗試培養出新的思維和生活模式,讓他們不再受情緒困擾。二、心理分析法。主要透過了解和分析病人過往或童年的經歷,繼而找出導致抑鬱的關鍵。其實,中醫並無抑鬱症這病名,但相關的症候還是有的,而有記載過的類似病名為鬱症。一般可以由於情志不舒、氣機鬱滯而導致情緒低落、心情不佳、胸悶、脅痛、易怒、易哭等病症。中醫有說怒傷肝,當發怒時容易導致肝氣鬱結,肝失條達,氣機不暢而成氣鬱,這是鬱症主要的病機。因氣為血帥,氣行則血行, 氣滯則血瘀,氣鬱日久,影響及血,使血液運行不暢而形成血鬱。若氣鬱日久化火,則發生肝火上炎的病變,而形成火鬱。氣鬱而致津液運行不暢,停聚於臟腑、經絡,凝聚成痰,則形成痰鬱。此外,因思慮傷脾,或肝鬱犯脾, 導致脾失健運,脾的運化水穀及運化水濕的功能受到影響,以致飲食消化不良,形成食鬱。若不能運化水濕,水濕內停,則形成濕鬱。水濕內聚,凝為痰濁,則形成痰鬱。另外,心主神明,當精神緊張、家庭不睦、工作不順等精神因素影響,損傷心脾,可損傷心氣,以致心氣不足而出現心悸、短氣、自汗等症狀;耗傷心陰以致心陰虧虛,則可出現心煩、低熱、面色潮紅等問題;心失所養,心神失守,以致精神惑亂,則可悲傷哭泣,哭笑無常。

抑鬱症的中醫治療
一、藥物
因鬱症從中醫角度可由不同原因引起,而不同原因的鬱症用的藥亦有所不同,所以用藥都會看個人的詳細情況才再決定用哪一類藥物, 一般可分以下幾種:
1. 疏肝理氣類,如柴胡、枳實、白芍、鬱金等。
2. 清肝瀉火類,如龍膽草、黃芩、梔子等。
3. 理氣化痰類,如法夏、厚朴、雲苓等。
二、針灸
類別跟藥物基本相同,可分以下類別:疏肝理氣類、清肝瀉火類、理氣化痰類等,常用穴位例如行間、太衝、肝俞、脾俞、豐隆等。說畢基本中西醫對抑鬱症的認識,接着說說我認為中醫於此病上可以扮演的角色。如果患者只是輕度抑鬱症或主要因環境因素而影響的抑鬱症,透過中醫及輔導效果是顯著的。如果患者已經正在吃西藥一段時間,而且都有調整過藥物而仍然出現副作用,例如嗜睡、屙嘔肚痛、便秘、失眠、胸悶、易累、呼吸困難等, 中醫於舒緩副作用方面亦有很好的效果。如果患者怕吃太多西藥,其實以中醫方法可以增加西藥的藥效,有協同作用,變相吃西藥的分量都可能可以減少。此外,西藥於慢慢停藥的過程可能會出現停藥症狀(Discontinuation Syn-drome),如果用中醫的方法輔助,很多停藥的症狀例如頭暈、失眠等都可以明顯減少。

 

© 2016, 免責聲明:*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,如有侵權,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@uscommercenews.com *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,不代表本網立場。評論不可涉及非法、粗俗、猥褻、歧視,或令人反感的內容,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。.